光明网评论员:有“土十条”之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5月31日正式出台。这意味着,继大气污染防治后,土壤污染将成为我国重拳治理的又一领域。可以预见的是,万亿元级土壤修复市场将加速启动,土壤修复成为环保产业下一个“风口”。
根据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分别占比为11.2%、2.3%、1.5%和1.1%。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就达320个,约548万公顷。如此大面积的污染土地,可以想见会在土地修复方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从国外的治理经验来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土地的治理和修复,无论在效率与技术上都相较政府的大包大揽更具优势。我国的污染土地的修复自然也要走市场化之路。
然而,在看到污染土地修复巨大市场前景的同时,也必须得正视,污染土地修复广阔市场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严重而大面积的土地污染基础之上,修复市场越大,越证明土地污染之严重。那么,在公众的角度,他们最关心的其实还是被污染土地如何获得高效的治理与修复,受损的环保权益,又何时得到应有的补偿,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乃至“边修复边污染”的老路?
在题为“土壤修复:下一个万亿级风口”的媒体报道中,读者看到的更多是包括环保官员、专业人士在内的各方对于环保修复市场的“觊觎”。从就事论事的角度看,这似乎并不存在价值上的偏差。但呼吁理性看待土地污染修复的市场前景,更多关注土地污染背后的环保机制缺失和环保阻力仍有必要。毕竟,在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不会把环保治理看成是一门纯粹的生意。可以说,万亿级的土壤修复市场,在相关企业那里是让之垂涎的资本诱惑,而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而言,更是同样难估量的治理政绩与治理资金的使用权。正视这一点,就有必要对于可能出现的“以污染养治理”的行政心态予以警惕和防范。
而污染治理市场也并非是现成的,倚仗市场化治理之路,也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可以当甩手掌柜。比如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对污染土地充分、详尽、精准的信息披露之上,并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控。
此外,土壤修复还必须与民众对污染土地状况的知情权等环保权利充分对接。污染土地的治理与修复过程,也应该创造条件让民众参与。一方面,这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环保权益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也只有让民众的有效参与和监督变成现实,治理和修复的效率与质量才能获得根本上的保障。而土壤修复牵涉到巨额的治理资金分配,引入市场化操作,也应该保证每个环节的透明,让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每一个程序的操作都在阳光下进行。这方面其实对于所有领域的环保治理都是同样的要求。
看到土地污染背后巨大的修复市场,也要看到对应的民众环保权益的巨大损伤;坚信市场化修复的效果,也要看到环保观念、机制、执法优化的迫切性。总而言之,万亿级的土壤修复市场,不应该只是成全一场浩大的资本的盛宴,它只能落脚到对民众环保权益的深度还原之上。